我們聲明,過去的電影建立在虛構故事的基礎上,那種戲劇性、誇張、不自然的電影
像是痲瘋病……
We: variant of a manifesto,D.Vertov,1984
1.
蒙太奇(montage)作為一種電影敘事的思考明示了電影基本體質被形塑的一個歷史價值:透過「並置」(juxtapose),影像的自我辯證機制變得可能。
2.
現在又怎麼能在任何一部晚近的電影裡去抽剥出蒙太奇的特殊性呢?就如同我們在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中可以輕易地找到一組象徵鏡頭,這又有什麼意義呢?在對電影意義編碼和解碼的過程中,蒙太奇難道不是如同呼吸一般?
3.
單一的鏡頭本身無法建立意義,只有當它成為一個較大的系統的一個部份,並與其他相連鏡頭產生關連時,才具有意義,它必須在總體中尋求認同。
4.
這使我想起索緒爾(F. Saussure)的結構語言學,「杯子」與「杯子」的語音相互連結所產生的意義並不來自那個組合的規則──組合是完全任意並約定俗成的──而是來自與另一個組合的「差異」,蒙太奇語法似乎也具有相同的結構?也即是,不相關聯的數個並置鏡頭所取得的意義,不是來自於它們之間有共同的元素,而是因為他們各自表明了不同於彼此的時空概念,卻透過觀者間「約定俗成」敘事方式而成立,從而建構意義。
5.
人們說葛里菲斯(D.Griffith)為電影建立了「文法」(syntax),那麼俄國的蒙太奇理論呢?我想它讓電影成為了「文學」(philology)。
6.
然而蒙太奇卻是音樂的。在艾森斯坦(S.Eisenstein)建立的蒙太奇類型學中,他使用了韻律、節奏、調性、弦外之音…來描述作為特定幾種觀眾效應的類型。
7.
通過對位法的演繹,艾森斯坦將立體派的拼貼(college)概念從在空間中的並置轉移到了時間中,聲音的不和諧與影像組成新的連鎖關係,也讓張力達到了最大。
8.
儘管巴贊(A.Bazin)相當不認同蒙太奇對現實的操弄──由於長鏡頭太偉大的緣故,然而站在啟蒙史的角度上,蒙太奇仍然提供了一個對電影本質辯證的無盡驅力。
0 comment:
張貼留言